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5
相信现在有孩子的年轻父母应该都知道,现在很多学校都会通过摄像头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让父母在家也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避免孩子在学校会遭到伤害。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怎么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下面由律盾小编给读者们进行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李*强表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具体分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普及和普惠两个指标: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这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普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关键指标。

二是体制机制目标,理顺管理和办园两个体制,建立成本分担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机制,落实政府在规划、普惠性资源配置、投入、队伍建设、监管及推进公平等方面的责任,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是质量目标,建立评估监管体系,规范办园行为,消除“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四是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幼儿学籍管理、幼儿园动态监管和学前教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五是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宣传指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以上是小编关于“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如何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成长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这样才能避免红黄蓝事件的再次发生。如果读者还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想要咨询律师的话,欢迎到律盾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