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怎么认定,包括哪些行为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4
我们都知道交通事故发生以后是千万不能逃逸的,很多司机都有疑问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肇事司机是主动报案,还是逃离现场呢?哪些情况下会构成交通肇事呢?接下来由律盾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情形

1、针对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2、对于不构成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也有如下情形: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