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1-01-29
劳动争议是经常出现的一类民事纠纷,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劳动争议的时候,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通过仲裁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举证,那么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什么?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什么

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由企业进行举证。

“举证责任倒置”充分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进行倾斜保护的基本理念,防止由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在信息来源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相差悬殊而产生的不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这是因为,此类证据材料是相关法律法规、劳动政策强制用人单位必须具备的,通常情况下劳动者是不可能得到的。如果双方纠纷涉及到这些材料,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对此,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如果拒绝提供,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则可以推定劳动者的主张成立。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怎样的”问题进行的解答,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