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工伤认定中止时间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2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时候,可以申请工伤的认定,工伤认定是非常重要的,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要注意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问题,超过时效的不能申请工伤认定,那么工伤认定中止时间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工伤认定中止时间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超过1年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不予受理。

尽管《条例》中未明确规定1年申请期间的中止和中断,但国务院法制办在《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指出,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时间,这说明1年申请时效非不变期间,而是一种可变期间。虽然该复函仅是明确了不可抗力可以构成1年申请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而没有表明是否还具有其他类似中止、中断的情形,但是,从保护工伤职工利益的立法原则和关怀弱势群体的立法精神上看,应当认为《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1年的申请期间可以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等规定。

由此可见,因不可抗力等不能归责于劳动者的原因导致的未能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的, 工伤认定时效适用中止,中断规定,即在特殊情形下经过了一年的工伤认定时效之后,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也是可以的。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问题进行的解答,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时间,这说明1年申请时效非不变期间,而是一种可变期间。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