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工伤认定两次能否索赔两次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6-17
实际生活中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后,经过相应的鉴定之后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并且根据鉴定结果来获得相应的赔偿。一般工伤的认定是在具有劳动关系的前提下,那工伤认定两次,能否索赔两次,下面律盾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工伤认定两次能否索赔两次

十几年前,劳动者在工作中挫伤腰部经鉴定为8级伤残,在得到相关补偿后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十年后,劳动者对工伤等级进行了重新鉴定,伤残等级由8级升至6级,并再次提起诉讼,索要赔偿。不过,这一次,法院没有支持他的诉求。

据了解,当时周某是在工作中挫伤腰部,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L2轻度压缩骨折。经鉴定,周某伤残等级为8级。之后,周某通过诉讼方式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并得到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医疗费、一次性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8万余元。2012年5月,周某对自己的伤残等级申请了复查鉴定。同年9月,鉴定结论认定周某的伤残等级为6级。为此,周某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原单位赔偿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8.7万元。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支持了周某诉求。宣判后,原单位不服,向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x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认为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终审改判,驳回了员工要求原单位补偿工伤保险待遇差额的诉讼请求。

伤情复查以劳动关系存续为前提

法院二审认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是工伤职工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基本条件,由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与工伤保险待遇紧密相关,如果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后,还可以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那么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将永远处于一种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这也与劳动者通过解除劳动关系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并以此获取一次性的工伤保险待遇的立法目的相悖,因此法院驳回了周某的诉讼请求。

x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宋x进一步解释称,《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权应以工伤职工与原用人单位尚保留劳动关系为前提。而本案中,周某在10年前就已与原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并领取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不能再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此外,周某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也再未对其进行劳动管理,其伤情变化是否与原先的工伤事故之间具有关联性也无法确定,即使鉴定机构作出了复查鉴定结论,也不宜根据该鉴定结论主张其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宋x还提示,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职业危害引起职业病后,工伤职工如果准备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需要特别慎重。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应在劳动能力鉴定一年后进行,并且是在保留了劳动关系的前提之下。因此,建议劳动者待病情稳定以及伤残等级不会再发生新的变化之后,再行解除劳动关系。否则,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如果伤残等级提高也不能再次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重新鉴定要把握什么原则

由于行政鉴定结论具有一定行政性特征,因而对当事人对行政鉴定有异议,要求重新鉴定的要慎重处理,可把握以下原则:

(1)如果当事人是对行政机关依据行政鉴定结论作出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2)当事人只对鉴定结论有异议,要求重新鉴定的,分两种情况处理:①鉴定结论为药品、产品、工程等存在质量问题,当事人对此有异议,认为没有质量问题,要求重新鉴定的,如果经审查鉴定不存在瑕疵情形,一般不予准许;②鉴定结论为药品、产品、工程等无质量问题,当事人对此有异议,认为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重新鉴定的,不管鉴定是否存在瑕疵情形,一般应予准许。

(3)对于准许重新鉴定的,应当委托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职工工伤期内工资怎么算

1.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3.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伤残等级待遇。

4.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承担费用。

5.工伤职工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6.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的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十。

综合上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案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如果与原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并领取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不能再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请咨询律盾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