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抵押登记了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4
抵押登记也是有必要的,这种登记一般来说可以对抵押的资产做一个备案,也是为了方便管理,抵押登记应当在特定的部门对其进行抵押工作。那么,抵押登记能带来那些法律后果?下面就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抵押登记了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抵押要不要进行登记

我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显然,《担保法》把抵押物登记作为抵押合同生效的条件,并把抵押权产生与抵押合同生效等同。

二、抵押登记有什么法律后果

由于抵押权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为特征,为保证抵押权人利益,世界各国法律均规定了抵押登记制度。

(一)抵押物登记是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民法中,登记也是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来看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笫三十五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办理权属登记”。笫四十八条规定:“房地产抵押,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笫六十一条笫一款规定:“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笫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笫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笫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主管机关。由此可见,不动产抵押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是必须办理登记的,如果仅仅签定了抵押合同而未办理抵押物登记,那么该抵押行为是无效的。同时,也只有办理了抵押物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才能生效,抵押权人的利益才会受到法律的完整保护。

(二)抵押物进行登记能够有效地维护抵押权人的利益得到实现

由于设立抵押制度的目的在于担保债的履行 ,即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笫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这条规定说明,当事人之间设立抵押合同之后,以本法笫四十二条规定之外的财产设定抵押的,如果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则抵押人于抵押权存续期间将抵押物出卖、转让或再次设定抵押、质押,并使抵押物转移至第三人占有时,抵押权人而不能向第三人就该抵押物主张抵押权,因为该项财产只能在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之间产生效力,也就是说抵押权人只能向抵押人主张抵押权。反之,如果该抵押物办理了登记,则该登记就具有对抗一切人包括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即抵押权人依抵押登记可以向任何第三人主张自己的抵押权,不论是善意第三人还是恶意第三人均不得拒绝。

另外,抵押权登记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抵押现象的发生。即抵押物如果已经进行了登记,若抵押人想再次设定抵押关系,会受到抵押登记部门的严格审查,致使后一抵押关系的设立受到限制,难以成立。

以上就是律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抵押登记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抵押登记一般来说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可以表现为这种登记对于不动产抵押合同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条件。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