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去银行办事时,有可能会遇到银行办事效率低、银行工作人员态度差等的问题,而出现这些情况时,客户对服务不满意的,客户可以投诉银行,银行保险机构受理投诉时,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什么信息?以下就是律盾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的答案。
一、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哪些信息
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的材料包括投诉人的基本情况、被投诉人的基本情况、投诉请求、主要事实和相关依据等。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以下材料或者信息:
(一)投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诉代理人的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授权委托书;
(二)被投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投诉的银行保险机构的名称;被投诉的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情况以及其所属机构的名称;
(三)投诉请求、主要事实和相关依据;
(四)投诉人提交书面材料的,应当由投诉人签字或者盖章。
银行保险机构已经掌握或者通过查询内部信息档案可以获得的材料,不得要求投诉人提供。
二、消费纠纷解除的方式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找商家协商解决。针对不同的产品,这个“商家”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产品应该只需找柜台代理商即可,而数码和笔记本产品一般则需要到其在当地专门设立的的客服、售后部门解决。
当然,一般交易活动都是在商场里面进行。因此,商家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物业管理方的约束。因此,在与柜台经销商协商不成一致时,消费者也可通过其所在的商场管理方寻求解决问题。
(二)请求调解
当消费者与商家不能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题时,则应该找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不过,消费者协会只能作为调解方,其并不具有实际的行政和执法权利。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当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仍然没有结果时,消费者可到相关行政部分去申诉。这里的行政部门,主要指的是工商局。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通过行政机构的干预,消费者仍会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时,可向本地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进行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式仍解决问题时,消费者便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求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处理,这也是处理问题的最终方式。
银行保险机构受理保险消费投诉时,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的材料比较多主要包括投诉人的基本情况、被投诉人的基本情况、投诉请求、主要事实和相关依据、投诉书面材料等信息。有法律问题需要帮助的,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