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3
在买卖交易中,常常会出现交易的一方,因自己对商品存在重大误解,而取消交易。那么重大误解的认定是怎样的呢?重大误解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又是什么呢?今天,律盾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重大误解的认定,和其法律后果。希望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
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该条明确规定了可撤销合同之情形: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该规定解释了重大误解的合同的基本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大误解”以及“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的有关重大误解的法律内容,希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重大误解并不是仅凭误解方空口去说,还需要提供相关的的证据,否则可能会侵犯到对方的利益,不被法律所认可。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律盾也提供在线法律知识咨询。欢迎大家进行法律知识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