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合同先履行一方什么时候可以中止履行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9
合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我国合同法对于中止履行作了相应规定,那么先履行一方什么时候可以中止履行,关于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律盾小编整理了关于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合同先履行一方什么时候可以中止履行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依照上述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解除合同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三、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十条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解除合同

综合上面的介绍,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在合同法中有相应的规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盾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