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如何审查合同意思表达的真实性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9
当进行交易或是协议时,人们通常会签订合同。合同虽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在签订时需要是双方自愿的,而且内容是合法的。那么如何审查合同意思表达的真实性呢?下面律盾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审查合同意思表达的真实性

合同的内容是否真实,即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是否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要注意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合同诈骗的可能。被胁迫、重大误解的合同,即不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主要原因是表意人的故意或者过失,包括真意保留、虚伪表示、错误。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证据材料证明。

审查合同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是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必要时进行工商登记查询。

二、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四、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应按照合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定合同条款有无遗漏,各条款内容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和过于简单、抽象、原则,给履行带来困难,为以后发生纠纷埋下种子。

五、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审查合同时,应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合都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确定合同中是否存在前后意思矛盾、词义含糊不清的文字表述,并及时纠正容易引起误解、产生歧义的语词,确保合同的文字表述准确无误。

六、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审查合同是需要审查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也要审查合同的主体。在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律盾的免费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