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中止履行合同后续处理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0
众所周知,合同的签订是为了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不受到损害。但是在众多的合同履行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合同履行过程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得不选择暂停根据后续情况来决定处理,那么中止履行合同后续处理是怎样的?律盾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止履行合同后续是怎样处理的

1、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是对合同正在履行过程中,因为一定的原因,需要中止正在履行的合同的情况。中止执行只是将履行的义务延后处理的一种情况。

2、合同当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时,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但是应当立即通知另一方,当另一方对履行合同提供了适当担保时,中止履行的一方应当恢复履行合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中止履行合同注意事项

中止履行合同是指暂时停止,而不是永远终止履行合同,为此,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当事人一方必须有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不能无根据地怀疑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无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合同的一方应负违反合同的责任(如:特定的标的已经灭失或转移、对方丧失清偿能力、对方所属国家因发生战争或政府实行封锁禁运等,都有可能成为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

(2)一旦对方提供了适当履行担保时,暂时中止履行的一方就应继续履行合同。适当担保,是指银行或其他担保担保,给付履约保证金(定金),抵押担保等。当对方提供上述形式的担保时,即可认为是适当担保,中止的一方应当继续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实际上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合同在双方当事人同意并且签订之后是不可以随意进行中止的, 如果没有一个合法的理由而选择中止合同履行的那么很有可能会承担违约责任。建议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选择咨询律师帮忙处理,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