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怎么认定暂无履行能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8-07
债权人出借款项时,一定要注意调查借款人债务清偿能力,如果无力清偿债务的,可能会造成债权无法清偿,损害债权人利益,那么如何认定暂无履行能力?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怎么认定暂无履行能力(《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可以认定暂无履行能力的情形包括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十九条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债务纠纷起诉后对方没钱还怎么办

1、尽量协商解决,对方应当依照法院判决履行义务。

2、对方拒不履行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其可执行财产。

3、如果对方确无偿还能力、无可执行财产,那么法院只能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即对方有偿还能力后再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可以认定暂无履行能力的情形包括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律盾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