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签名涂改了还有法律效力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8-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合同的当事人要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合同是自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的,那么签名涂改了还有没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签名涂改了还有法律效力吗(《民法总则》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在合同上签名后将签名涂改的,该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涂改的合同并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民法总则》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意思不真实的表示

分为有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虚伪表示、隐藏行为)与无意的不真实(重大误解)所谓“有意的不真实”,指表意人于表意时知道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反之,表意人于表意时不知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的,则为“无意的不真实”。

①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的构成要件为:(a)须有意思表示;(b)须表示与真意不符;(c)须表意人明知其表示与真意不符。真意保留的效力:(a)原则上有效。(b)例外情形,其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者,无效。但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②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的构成要件:(a)须有意思表示;(b)须表示与真意不符;(c)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所谓“通谋”,指表意人与相对人互相故意为非真意的表示。虚伪行为的效力:(a)在当事人间,由于当事人没有受其拘束的意思(没有法效意思),所以虚伪表示无效。(b)虚伪表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③隐藏行为。指隐藏于虚伪表示中以其真意所欲发生的法律行为。隐藏行为的构成要件:(a)表意人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b)表意人另外作成虚伪行为;(c)以虚伪行为隐藏真实的意思表示。隐藏行为的效力:(a)虚伪行为无效。(b)被隐藏行为不因被隐藏的事实而无效,其是否有效,应适用关于该行为的规定。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在合同上签名后将签名涂改的,该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涂改的合同并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律盾有最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