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4-29
生活中会发生一些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合同的情形,那么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下面由律盾小编为您解答。

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

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

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或者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

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恢复原状还包括:

1.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

3.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方面的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