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签订合同以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法定解除合同的,那么,法定解除合同情形有哪些呢?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法中法定解除的定义是什么
法定解除合同,是指出现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而由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在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小编对“合同法中法定解除的定义是什么”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律盾也提供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