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在合同中是可以约定定金,而作为债务的一种保障,也可以约定违约金,为确保合同义务的正常履行。但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是否可以?违约后又该如何赔偿呢?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怎么处理在合同中只约定定金或者只约定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在合同中是可以约定定金,而作为债务的一种保障,也可以约定违约金,为确保合同义务的正常履行。但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是否可以?违约后又该如何赔偿呢?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怎么处理
在合同中只约定定金或者只约定违约金时,当一方违约时,赔偿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方赔偿即可。当然当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时候,也是可以的,当时如果有一方违约时其赔偿方案就较复杂一点。当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根据相应的违约金或定金条款进行赔偿。
(一)当事人只约定违约金或定金时
定金是债务的一种担保方式,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为确保合同的履行,由一方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预先向对方交付的一定款项。债务人履行债务后,给付定金的一方有权收回定金,或者将定金抵作价款;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将双倍的定金返还给付定金的一方。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对于在合同中能否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这个问题,如果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两者不能并用,只能选择其一。如果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要求增加;定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八十八条 【违约金与定金竞合时的责任】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一规定通常也称为定金罚则。
一般来说,定金属于担保物权的范畴,其功能在担保债权的实现,督促当事人积极履行合同。但根据定金罚则,一旦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债务,定金就转化成一种违约责任形式,由违约方依定金罚则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如果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责任,又约定了定金条款,在一方当事人违约时,二者在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都是针对违约行为而适用,适用其一,即可达到补偿非违约方损失的作用。如果二者并有,其数额可能会远远超过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这就加重了对违约方的惩罚,可能使非违约方不当得利。所以,我国法律排斥二者的并用,而要求非违约方在违约金责任和定金罚则中选择一种要求违约方承担。
以上就是律盾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合同违约金”的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大家可以仔细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明智的决定与处理,小编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律盾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