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签订合同怎么避免责任主体变更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6-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生效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而签订合同后,合同的主体是可以变更的,那么签订合同如何避免责任主体的变更?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签订合同怎么避免责任主体变更(《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签订合同后要避免责任主体变更,就要注意合同的就更,合同主体不变更的,合同的责任主体是合同的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十七条 【合同变更条件】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九条 【债权的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八十四条 【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二、合同主体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一)自然人,它既包括本国的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作为合同主体,但是本人不能单独签订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合同才能生效。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签订与本人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合同,对于超出本人年龄和智力的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才能生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签订合同。

(二)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三)其他组织,是指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以外的单位或者机构。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签订合同后要避免责任主体变更,就要注意合同的就更,合同主体不变更的,合同的责任主体是合同的当事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律盾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