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盾-法律服务欢迎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征地补偿纠纷裁决是否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0
大多数征地纠纷其本质是补偿不合理的纠纷。对于这种纠纷《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3款提供了这样的救济途径: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按照条例的规定,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解决征地补偿纠纷:一是协调;二是裁决。对于协调操作上不存在多大问题,实践中的困难集中出现在裁决上,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于该裁决是否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一、征地补偿裁决的性质

关于征地补偿裁决的性质主要有三种看法:1.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2.裁决是一种行政复议;3.是一种独立的征地纠纷解决机制。

我们认为此裁决其本质为行政复议。1999年失效的原《行政复议条例》第4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复议机关,是指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是于1998年生效的,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以及法律内部协调一致的要求,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裁决是复议的结果,复议是裁决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回事。

二、征地补偿裁决不具有终局性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2款的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可以知道征地补偿裁决并不具有终局性。

三、征地补偿裁决具有前置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土地权利人对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过程中确定的土地补偿有异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土地权利人先申请行政机关裁决。”可知征地补偿裁决属于行政复议前置,只有经过行政复议之后才可以提起诉讼。

四、对征地补偿裁决的诉讼

由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的受案范围基本一致,除具有终局性的裁定外,只要符合《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就应当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五、结论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土地征收中,对征地补偿方案有异议时,有两种解决的路径即:一是与县级人民政府协商;二是先申请裁决,对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