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种类
-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制订要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着手制订国际贸易名词术语和商品统计目录。修订成为各成员国共同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商品目录简编》。
-
1.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1995年我国主要的外贸出口市场是香港、日本、美国、欧盟、东盟、台湾、韩国等,对他们的出口份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5。这表明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
-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主要靠银行信贷筹措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筹资渠道单一,且规模有限。因此,创造条件,让实力强、信誉好的大中型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是现阶段我国吸引外资,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条行
-
绿色贸易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WTO成立以来,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非关税措施被取消,关税壁垒也大大降低,但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卫生和环保等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为保护环境、动植物卫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而采取的措施常常涉及到贸易,绿色要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这种影响被称为“绿色贸易壁垒”
-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在新的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运动中,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出台了各种环保法规标准、绿色标志等创新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抑制负外部性的输入和保护国内经济的目的。
-
发达国家的环保法规标准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市场准入的门槛也
-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绿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以征收环境进口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多,我国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探讨也越来越多。但绿色贸易壁垒通常是作为一个负面概念而出现,其合理性往往被忽略或轻视。本文认为应该客观对待绿色贸易壁垒这一中性概念,充分认识其合理性,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环境问题的良性促进来考虑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禽肉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共168条,页码:15/17页
上一页11121314151617下一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