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对合同欺诈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损失,并请求有关部门予以打击。了解合同欺诈的方式,才能更好进行防范。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贸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由此可见,胁迫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施加危害,使其发生恐惧,另一方基于
-
一、承揽合同的概念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做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做人给付报酬的合同。二、承揽合同一般应规定的内容
(一)承揽的标的;
(二)承揽的数量;
(三)质量;
(四)报酬;
(五)承揽方式;
(六)材料的提供;
(七)履行期限;
(八)验收标准和方法;除上述条款当事人还可以约定其他认为
-
合同欺诈的预防措施
-
对于合同欺诈,笔者提出一个识别特征:合同欺诈是以签订合同为幌子,以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以蓄意骗取公私财务占为己有为目的的一种不法行为。它包括合同民事欺诈,即一方当事人故意供给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实情况,诱骗或引导对方陷于圈套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已签订合同实现非法目的的
-
根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合同欺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合同诈骗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此类案件增多,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合同信誉危机,污染了社会风气。合同诈骗有以下表现形式:
-
(一)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
-
什么是合同诈骗?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
-
怎样构成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定义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
共121条,页码:12/13页
上一页111213下一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