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在很多时候同时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而在处理该类案件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各地法院的不同法官的执法口径并非一致:有的只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而不再另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有的则在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同时,再另判赔属精神损害抚慰金性质的“精神损失费”等费用。
-
序言据交管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5.5万起,造成10.6万人死亡,54.5万人受伤,人身伤亡占事故发生的百分之86.1%.近三年来,北京市每年交通事故均超过10万件,其中2001年达162728件,伤10424人,死1447人;诉至法院的赔偿案件每年达几千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而判决精神
-
【摘要】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随之上升。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对于当事人或其亲属维护合法权益,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的必要性,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误区,论述
-
内容提要: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事故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居高不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理解适用的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正确认识和理解道路交通事故之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最大限度的保护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精神
-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残时,交强险可赔偿精神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国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请示的复函
([2008]民一他字第25号复函)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8)皖民一他字第0019号《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国、卢*平、张*泽、六安市正宏糖果厂道路交通
-
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慰抚金的确定标准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
-
交通事故流产被判精神损害赔偿
2005年5月1日13时,刘某驾驶拖拉机与同向骑自行车的叶某相撞,致使叶某受伤。本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叶某住院治疗期间,叶某检查出早孕。因治疗外伤放射及药物对胎儿造成影响,叶某于5月21日实施了流产手术。法院审理认为,
-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多少
1、2001年3月10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
-
交通事故是否需要精神赔偿?
因交通肇事造成两人当场死亡,我们全责,现在家属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以外的精神赔偿用不用赔,大约的赔多少?
律师解答:
需要赔偿。具体数额需要法院自由裁量。
相关法律知识:
精神损害一般指由缺陷产品造成的人身伤害而引起的受害人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感情创伤。精
-
2001年4月,江苏省南京市某环境卫生管理所汽车驾驶员徐某,在工作时间倒车时,将正在卡车后面帮助关车门的张某撞伤,医院诊断为左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经法医鉴定,结果为:因外伤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张某的妻子王女士认为,自己作为张的合法妻子,丈夫因车祸丧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
返回
顶部